关于推广粮食作物“生物转硒技术”的建议
- 发布时间:2019-02-16
- 发布者: 百度文库
- 来源: 百度文库
- 阅读量:
关于推广粮食作物“生物转硒技术”的建议
颜送贵(桃源县富硒产品研究所 湖南桃源 418700)
摘要 硒有抗氧化、强免疫、延年益寿的作用;补硒是缺硒国情所需;实施“商品粮富硒”和推进农民“自用粮富硒” 战略是提高膳食硒水平,保障人民健康的途径。
关键词 富硒粮 生物转硒技术 战略 膳食硒 建议
生物转硒技术是桃源县的科技工作者经17年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发现的一种生产富硒农产品的科学方法。即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原理,在动植物生长过程中施用或添加特别研制的含硒肥料,通过生物将硒元素转化为硒营养,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标准化生产达标的富硒农产品。据桃源县富硒产品开发办统计数据:桃源县运用这项技术,2016年富硒功能农业发展规模达23个乡镇,223个村24541个农户,面积163297亩,总产量45075.8吨,销售收入10.2976亿元。利润1.4872亿元,助农增收1.7717亿元。与2010年富硒农产品生产面积9525亩,产量16806吨,总产值5994万元,新增利润659.3万元,农民增收185.8比较。到2016年,富硒农产品生产面积增长17.14倍,年递增率达25.17 %;富硒农产品产量增长2.68倍;总产值增长17.17倍,年递增率达60.2 %。
1、中国人普遍需要补硒
1.1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人体在遍布全身的各器官组织体液(包括免疫系统)中,有一种酶叫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1973年,美国学者Rotrlie发现硒是这种酶的必需组成,它的活性依赖于硒,没有硒的存在,这个酶就没有活力,生命活动就会受阻。所以硒是人体的必需元素。人体各种疾病的根源都是缺硒造成的。适量补硒能起到防止器官老化与病变,延缓衰老,增强免疫,抵御疾病,拮抗有害重金属,减轻化疗副作用,防癌抗癌的功能。北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证实:每天补200微克硒对肿瘤、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病、肝硬化、风湿骨病、男科障碍、妇科炎症、白内障、青光眼、失眠·····多达100多种疾病都有不可思议的神奇效果。世界营养学家、全球生物化学会主席巴博雅罗拉博士曾说:硒是延长寿命重要的营养素。有了硒,人生百岁不是梦;世界科学家奥德菲尔德指出:硒像一颗原子弹,量很小很小,作用和威慑力却很大很大,一旦被人们认识、利用,将对人类健康产生深刻影响。
1.2 中国是一个缺硒的国情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疾病与环境因素图集》揭示:从东北三省起斜穿至云贵高原,占我国国土面积的72%地区存在一条低硒地带,其中30%严重缺硒地区,粮食等天然食物硒含量较低;1980年中国农科院硒资源普查的结果表明,我国从东北到西南有2/3省市、712个县市,约70%处于缺硒地带,这些地区的主要作物含硒量低于0.05mg/kg,为国际公认的缺硒地区。1992年,农业部副部长路明指出:中国72%的地区严重缺硒,而这些地区都是我国人口商品粮主产区,可以想像中国缺硒人口不仅局限于72%的地区。1994年我国营养学家、中共中央政策研究科技顾问、中国营养学会名誉会长于若木指出:中国72%的地区缺硒,为了中国人的健康,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抓这件事。
1.3全国现有膳食硒水平偏低
2011年8月28日卫生部前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透露,中、日、英、美四国所作的国民的硒摄入量的调查,4个国家中我们国家是低的,基本上就是,每天仅有28微克到40微克,而其他那三个国家,人家都是77微克到191微克,中国人在硒摄入量上远远低于美国、英国和日本的平均水平。我国人民的现有膳食硒水平与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日补充50-250微克相差甚远。
1.4 专家呼吁科学补硒
硒是人体必需元素,也是人体无法合成的营养。必须从饮食补充。早在1992年5月国家卫生部原部长钱忠信曾题写了“微量元素硒的科学成就是健康的巨大贡献”的题词;1994年12月4日,我国营养学家、中共中央政策研究科技顾问、中国营养学会名誉会长于若木女士指出:“富硒食品、健康的食品、理想的食品”;2005年呼吁全社会:当务之急要做好两件大事,一是各种舆论媒体应当向居民普及宣传有关硒与人体健康的知识,使居民提高如何防止缺硒的认识;二是要着手开发与生产高硒产品,大规模推广富硒产品。
2017年5月20日习总书记考察广西时指出要着力发展富硒农业,满足人体钙铁锌硒的需要;富硒功能农业把吃饭产业变为了健康产业,能够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人民增寿。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士袁隆平2009年11月30日为湖南省全民补硒工程办提词,鼓励发展硒产品,“打造富硒湖南,推进全民补硒”;袁院士对富硒大米情有独衷, 2011年12月24日,袁隆平院士给靖州阳光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题写了“开发优质富硒大米,提高健康水平”,2014年11月18日寄希望于湖南生物协会题写了“发展富硒产业 造福全国人民”.
2、富硒粮补硒切实可行
2.1 富硒粮生物转硒技术已充分成熟
桃源县经17年的研究与探索,发现了“富硒土壤+生物转硒法”生产富硒农产品的方法。5年试验检测结果证明,我们的富硒增甜素可以生产出安全、硒含量高的达标富硒粮。得到了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全国专家、教授朴建华、霍军生、高俊全、彭祚全等对我县生产的富硒增甜素和富硒农产品,作了很高的评述: 一致认为“富硒增甜素及其配套技术已基本成熟,具有方便、经济、安全、可控的优点,其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俱佳,是我国低硒区开发富硒农产品的示范技术。该研究项目和技术产品达到国内同类项目的领头水平”; 八年的研究探索,获得了富硒增甜素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铬锌硒肥的生产及使用方法等四项发明专利;富硒增甜素(原柑橘增甜素)、《富硒农产品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五项省、市、县科技成果。为富硒大米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桃源县2010年以来种植水稻19.5万亩,生产富硒大米48750吨。产值3.9亿元。5年,送检的富硒大米样品311个,经农业部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长沙)、国家富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桃源县质量监督检验所等8个权威部门检测,有 298个样品达到富硒食品标准,含硒量稳定在0.2mg/kg—0.5mg/kg之间,二倍用量达0.7mg/kg-1.5mg/kg之间。达标率占检测样本总数的96.1%。实现了富硒大米标准化。奖牌是质量的体现。据桃源县富硒产品开发办统计,2008年以来,截至2016年年底,桃源县3家大米企业生产的富硒大米获得了23个全国、省级奖项。
2.2生物转硒法生产的大米是生物有机硒大米
桃源县应用“富硒土壤+生物转硒法”生产的富硒大米,经国家富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都是生物有机硒大米:桃源县漆河米业的多维锌硒米,总硒1.575mg/kg ,其中有机硒1.513mg/kg ,占96.06%;富硒香米总硒0.201mg/kg ,其中有机硒0.197mg/kg ,占98 %;桃源县泰香米业的富硒香米,总硒0.625mg/kg ,其中有机硒0.496mg/kg ,占79.4%;据2015年8月12日,湖南省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在桃源县抽查21个富硒农产品,其中4个大米,全部合格。其中有机硒含量达100%。
2.3 富硒粮生产技术简单易行
生物转硒技术的研究成功,为富硒大米生产提供了简单易行的方法。即叶面喷施“粮油型贵西牌叶面肥”(原富硒增甜素)。富硒水稻在抽穗始期和灌浆初期各喷施一次;富硒玉米在玉米喇叭口7-8叶和9-10叶时各喷施1次;富硒小麦在小麦抽穗破口期、灌浆期各喷施1次。用量:每亩4包。每亩每次2包,加足30kg水喷施。
2.4 食用富硒粮是提高膳食硒水平的途径
人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南方的大米,北方的小麦、玉米是人们的主粮,牵牛要牵牛鼻子,抓补硒要抓富硒粮。粮食作物系禾本科植物,富硒能力较强,生物转硒硒含量0.3 mg/kg -1mg/kg 。中国人每天食用粮食250-400g。就等于一天补了75ug-120ug,达到了中国营养协会提出的50ug-250 ug的标准。即或食用400g含硒1mg/kg的高硒大米,也只达到联合国组织(FAO/WHO/IEA)制定的人体可耐受大摄入量400微克硒/天的水平。如要达到调理效果,还需适当增加。发展富硒粮安全、高效、可行。
3、推广粮食生物转硒技术的建议
3.1 正确认识缺硒的国情
我国约有2/3地区主要农作物含硒量低于0.05 mg/kg,造成了我国严重缺硒的局面。当前我们要认真理解和吸取国外一位致力于微量元素研究的学者,美国康奈尔大学营养学家combs教授说过的一段话:“对于人类来说,在过去的时间里,大的悲哀不是缺硒本身,而是我们没有意识到硒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所以我们要把大米、小麦、玉米等粮食的硒含量提高到0.3 mg/kg-0.5mg/kg的水平,扎扎实实推进全民补硒,提高人民膳食硒水平。
3.2 营造全民补硒氛围
当前,全国绝大多数的人们对于“硒”还很陌生,对补硒缺乏正确的全面的了解。认识决定行动,只有认识和了解了的事情,大家才会齐心来做。所以当前要,把全民补硒教育与“科普宣传”,“四下乡”等活动结合起来,并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快硒营养知识的传播,大力宣传硒营养的特殊功能。努力提高人民大众的科技素质,使全民懂得硒营养的重要性,缺硒的危害性,补硒的必要性:明白“硒是15种每日必须摄取的膳食营养微量元素之一,要像生命必须摄入蛋白质一样,每天摄入50-250微克硒”。从而形成,“自觉补硒、全民补硒”的氛围。
3.3、推进“农民自用粮”富硒
农民补硒是“全民补硒工程”进展的大难题。2010年以来,我们在浯溪河乡华阳村、牛车河乡毛坪村、钟家铺乡万胜村、青林乡督粮冲村,推广“富硒土壤+生物转硒”的生物转硒技术,有3000多户在“口粮田”、“自留地”上喷施粮油型贵西牌叶面肥生产富硒米、富硒蔬菜,其产品经权威部门检验:大米硒含量稳定在0.3 mg/kg,-0.5 mg/kg,之间。按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日谷物摄入量250-400g的膳食标准,农村农民按每天吃0.4㎏富硒大米计算,就补了120ug的硒,达到了中国营养学会补硒的建议指标,实现了全民补硒的目的。收到了科学补硒,防治疾病的效果。实践证明这是一件事半功倍的健康之路;利国利民的惠民之路;关爱民生的民心之路;简单易行的科学之路。
3.4 出台优惠扶持政策
推广粮食生物转硒技术,促进全民补硒是一个公益事业,建议出台一些优惠扶持政策。一是实施“商品粮富硒”战略。如果国家采取对商品粮实施富硒措施,给予生产补贴,提供富硒商品粮,就解决了城区居民、企业工人、国家工作人员的补硒问题,把全民补硒的恩惠施向人民大众;二是解决“农民自用粮”富硒的经费支持。像农机家电下乡、良种补贴一样,将“农民自用粮”富硒经费直补到农户。花很少的钱,解决8亿农民补硒难的大问题,造福华厦农村千家万户;三是要加大对富硒粮的生产、加工企业的支持力度,解决贴息贷款指标和增加富硒粮生产贷款额度,扶持新兴的富硒粮生产企业的成长,推进特色富硒产业的快速发展。
3.5 加强质量技术监督
发展富硒粮“安全”、“质量”是生命线。尤其硒含量是一个从外表看不见,摸不着的隐形指标,只有通过检验才能显示出来,所以生产富硒粮,首先必须走产业化的道路,树立富硒企业、富硒品牌或专业合作社的信誉,以诚信为本,自律经营,让市场和消费者认可;第二,强化质量标示制度:要求生产出品单位在每件产品外包装显目的位置,强制标示4种营养成分和能量(“4+1”)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并标示硒的含量、出品日期、质量检验员姓名,并附上权威检测部门的检验报告,和生产单位的质量合格证书;第三强化监管力度。要在富硒粮生产基地县建立“富硒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承担富硒农产品的安全、监督、质量管理的任务,确保富硒粮的质量、安全;同时要加强技术质量监督机关的职权,加强市场管理,严历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2017-6-13
参考文献:
中华预防医学会提醒:中国人硒摄入普遍缺乏 新华网 2011-08-28
彭祚全 国内硒产业开发现状及前景 中国天然硒资源网 2009-08-14
颜送贵等《硒与富硒农产品生产技术》[M]中华传统文化出版社 2012-03
彭祚全等《生命元素硒》[M]大中华文化出版社 2005-07
颜送贵。大力发展富硒粮产业 提高人民膳食硒水平—关于推广粮食富硒技术的建议[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3):13-15
颜送贵,杨俊。推广桃源华阳经验 提高农民膳食硒水平—关于促进农民主动补硒途径的思考[M]。中国当代社会发展报告·文论集。中国文代发展出版社 2011-07。
作者简介
颜送贵,农艺师、湖南省科普作家、中国科学家协会会员、中国富硒联盟理事、湖南省富硒生物产业协会咨询服务团专家。主要从事园艺、富硒事业,完成科研、推广项目21项,获奖16项,获国家发明专列4项,编著出版《科学补硒50问》《硒与富硒农产品生产技术》等专著6本,撰写发表科普作品689篇,论文86篇。
颜送贵(桃源县富硒产品研究所 湖南桃源 418700)
摘要 硒有抗氧化、强免疫、延年益寿的作用;补硒是缺硒国情所需;实施“商品粮富硒”和推进农民“自用粮富硒” 战略是提高膳食硒水平,保障人民健康的途径。
关键词 富硒粮 生物转硒技术 战略 膳食硒 建议
生物转硒技术是桃源县的科技工作者经17年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发现的一种生产富硒农产品的科学方法。即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原理,在动植物生长过程中施用或添加特别研制的含硒肥料,通过生物将硒元素转化为硒营养,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标准化生产达标的富硒农产品。据桃源县富硒产品开发办统计数据:桃源县运用这项技术,2016年富硒功能农业发展规模达23个乡镇,223个村24541个农户,面积163297亩,总产量45075.8吨,销售收入10.2976亿元。利润1.4872亿元,助农增收1.7717亿元。与2010年富硒农产品生产面积9525亩,产量16806吨,总产值5994万元,新增利润659.3万元,农民增收185.8比较。到2016年,富硒农产品生产面积增长17.14倍,年递增率达25.17 %;富硒农产品产量增长2.68倍;总产值增长17.17倍,年递增率达60.2 %。
1、中国人普遍需要补硒
1.1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人体在遍布全身的各器官组织体液(包括免疫系统)中,有一种酶叫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1973年,美国学者Rotrlie发现硒是这种酶的必需组成,它的活性依赖于硒,没有硒的存在,这个酶就没有活力,生命活动就会受阻。所以硒是人体的必需元素。人体各种疾病的根源都是缺硒造成的。适量补硒能起到防止器官老化与病变,延缓衰老,增强免疫,抵御疾病,拮抗有害重金属,减轻化疗副作用,防癌抗癌的功能。北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证实:每天补200微克硒对肿瘤、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病、肝硬化、风湿骨病、男科障碍、妇科炎症、白内障、青光眼、失眠·····多达100多种疾病都有不可思议的神奇效果。世界营养学家、全球生物化学会主席巴博雅罗拉博士曾说:硒是延长寿命重要的营养素。有了硒,人生百岁不是梦;世界科学家奥德菲尔德指出:硒像一颗原子弹,量很小很小,作用和威慑力却很大很大,一旦被人们认识、利用,将对人类健康产生深刻影响。
1.2 中国是一个缺硒的国情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疾病与环境因素图集》揭示:从东北三省起斜穿至云贵高原,占我国国土面积的72%地区存在一条低硒地带,其中30%严重缺硒地区,粮食等天然食物硒含量较低;1980年中国农科院硒资源普查的结果表明,我国从东北到西南有2/3省市、712个县市,约70%处于缺硒地带,这些地区的主要作物含硒量低于0.05mg/kg,为国际公认的缺硒地区。1992年,农业部副部长路明指出:中国72%的地区严重缺硒,而这些地区都是我国人口商品粮主产区,可以想像中国缺硒人口不仅局限于72%的地区。1994年我国营养学家、中共中央政策研究科技顾问、中国营养学会名誉会长于若木指出:中国72%的地区缺硒,为了中国人的健康,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抓这件事。
1.3全国现有膳食硒水平偏低
2011年8月28日卫生部前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透露,中、日、英、美四国所作的国民的硒摄入量的调查,4个国家中我们国家是低的,基本上就是,每天仅有28微克到40微克,而其他那三个国家,人家都是77微克到191微克,中国人在硒摄入量上远远低于美国、英国和日本的平均水平。我国人民的现有膳食硒水平与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日补充50-250微克相差甚远。
1.4 专家呼吁科学补硒
硒是人体必需元素,也是人体无法合成的营养。必须从饮食补充。早在1992年5月国家卫生部原部长钱忠信曾题写了“微量元素硒的科学成就是健康的巨大贡献”的题词;1994年12月4日,我国营养学家、中共中央政策研究科技顾问、中国营养学会名誉会长于若木女士指出:“富硒食品、健康的食品、理想的食品”;2005年呼吁全社会:当务之急要做好两件大事,一是各种舆论媒体应当向居民普及宣传有关硒与人体健康的知识,使居民提高如何防止缺硒的认识;二是要着手开发与生产高硒产品,大规模推广富硒产品。
2017年5月20日习总书记考察广西时指出要着力发展富硒农业,满足人体钙铁锌硒的需要;富硒功能农业把吃饭产业变为了健康产业,能够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人民增寿。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士袁隆平2009年11月30日为湖南省全民补硒工程办提词,鼓励发展硒产品,“打造富硒湖南,推进全民补硒”;袁院士对富硒大米情有独衷, 2011年12月24日,袁隆平院士给靖州阳光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题写了“开发优质富硒大米,提高健康水平”,2014年11月18日寄希望于湖南生物协会题写了“发展富硒产业 造福全国人民”.
2、富硒粮补硒切实可行
2.1 富硒粮生物转硒技术已充分成熟
桃源县经17年的研究与探索,发现了“富硒土壤+生物转硒法”生产富硒农产品的方法。5年试验检测结果证明,我们的富硒增甜素可以生产出安全、硒含量高的达标富硒粮。得到了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全国专家、教授朴建华、霍军生、高俊全、彭祚全等对我县生产的富硒增甜素和富硒农产品,作了很高的评述: 一致认为“富硒增甜素及其配套技术已基本成熟,具有方便、经济、安全、可控的优点,其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俱佳,是我国低硒区开发富硒农产品的示范技术。该研究项目和技术产品达到国内同类项目的领头水平”; 八年的研究探索,获得了富硒增甜素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铬锌硒肥的生产及使用方法等四项发明专利;富硒增甜素(原柑橘增甜素)、《富硒农产品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五项省、市、县科技成果。为富硒大米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桃源县2010年以来种植水稻19.5万亩,生产富硒大米48750吨。产值3.9亿元。5年,送检的富硒大米样品311个,经农业部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长沙)、国家富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桃源县质量监督检验所等8个权威部门检测,有 298个样品达到富硒食品标准,含硒量稳定在0.2mg/kg—0.5mg/kg之间,二倍用量达0.7mg/kg-1.5mg/kg之间。达标率占检测样本总数的96.1%。实现了富硒大米标准化。奖牌是质量的体现。据桃源县富硒产品开发办统计,2008年以来,截至2016年年底,桃源县3家大米企业生产的富硒大米获得了23个全国、省级奖项。
2.2生物转硒法生产的大米是生物有机硒大米
桃源县应用“富硒土壤+生物转硒法”生产的富硒大米,经国家富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都是生物有机硒大米:桃源县漆河米业的多维锌硒米,总硒1.575mg/kg ,其中有机硒1.513mg/kg ,占96.06%;富硒香米总硒0.201mg/kg ,其中有机硒0.197mg/kg ,占98 %;桃源县泰香米业的富硒香米,总硒0.625mg/kg ,其中有机硒0.496mg/kg ,占79.4%;据2015年8月12日,湖南省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在桃源县抽查21个富硒农产品,其中4个大米,全部合格。其中有机硒含量达100%。
2.3 富硒粮生产技术简单易行
生物转硒技术的研究成功,为富硒大米生产提供了简单易行的方法。即叶面喷施“粮油型贵西牌叶面肥”(原富硒增甜素)。富硒水稻在抽穗始期和灌浆初期各喷施一次;富硒玉米在玉米喇叭口7-8叶和9-10叶时各喷施1次;富硒小麦在小麦抽穗破口期、灌浆期各喷施1次。用量:每亩4包。每亩每次2包,加足30kg水喷施。
2.4 食用富硒粮是提高膳食硒水平的途径
人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南方的大米,北方的小麦、玉米是人们的主粮,牵牛要牵牛鼻子,抓补硒要抓富硒粮。粮食作物系禾本科植物,富硒能力较强,生物转硒硒含量0.3 mg/kg -1mg/kg 。中国人每天食用粮食250-400g。就等于一天补了75ug-120ug,达到了中国营养协会提出的50ug-250 ug的标准。即或食用400g含硒1mg/kg的高硒大米,也只达到联合国组织(FAO/WHO/IEA)制定的人体可耐受大摄入量400微克硒/天的水平。如要达到调理效果,还需适当增加。发展富硒粮安全、高效、可行。
3、推广粮食生物转硒技术的建议
3.1 正确认识缺硒的国情
我国约有2/3地区主要农作物含硒量低于0.05 mg/kg,造成了我国严重缺硒的局面。当前我们要认真理解和吸取国外一位致力于微量元素研究的学者,美国康奈尔大学营养学家combs教授说过的一段话:“对于人类来说,在过去的时间里,大的悲哀不是缺硒本身,而是我们没有意识到硒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所以我们要把大米、小麦、玉米等粮食的硒含量提高到0.3 mg/kg-0.5mg/kg的水平,扎扎实实推进全民补硒,提高人民膳食硒水平。
3.2 营造全民补硒氛围
当前,全国绝大多数的人们对于“硒”还很陌生,对补硒缺乏正确的全面的了解。认识决定行动,只有认识和了解了的事情,大家才会齐心来做。所以当前要,把全民补硒教育与“科普宣传”,“四下乡”等活动结合起来,并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快硒营养知识的传播,大力宣传硒营养的特殊功能。努力提高人民大众的科技素质,使全民懂得硒营养的重要性,缺硒的危害性,补硒的必要性:明白“硒是15种每日必须摄取的膳食营养微量元素之一,要像生命必须摄入蛋白质一样,每天摄入50-250微克硒”。从而形成,“自觉补硒、全民补硒”的氛围。
3.3、推进“农民自用粮”富硒
农民补硒是“全民补硒工程”进展的大难题。2010年以来,我们在浯溪河乡华阳村、牛车河乡毛坪村、钟家铺乡万胜村、青林乡督粮冲村,推广“富硒土壤+生物转硒”的生物转硒技术,有3000多户在“口粮田”、“自留地”上喷施粮油型贵西牌叶面肥生产富硒米、富硒蔬菜,其产品经权威部门检验:大米硒含量稳定在0.3 mg/kg,-0.5 mg/kg,之间。按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日谷物摄入量250-400g的膳食标准,农村农民按每天吃0.4㎏富硒大米计算,就补了120ug的硒,达到了中国营养学会补硒的建议指标,实现了全民补硒的目的。收到了科学补硒,防治疾病的效果。实践证明这是一件事半功倍的健康之路;利国利民的惠民之路;关爱民生的民心之路;简单易行的科学之路。
3.4 出台优惠扶持政策
推广粮食生物转硒技术,促进全民补硒是一个公益事业,建议出台一些优惠扶持政策。一是实施“商品粮富硒”战略。如果国家采取对商品粮实施富硒措施,给予生产补贴,提供富硒商品粮,就解决了城区居民、企业工人、国家工作人员的补硒问题,把全民补硒的恩惠施向人民大众;二是解决“农民自用粮”富硒的经费支持。像农机家电下乡、良种补贴一样,将“农民自用粮”富硒经费直补到农户。花很少的钱,解决8亿农民补硒难的大问题,造福华厦农村千家万户;三是要加大对富硒粮的生产、加工企业的支持力度,解决贴息贷款指标和增加富硒粮生产贷款额度,扶持新兴的富硒粮生产企业的成长,推进特色富硒产业的快速发展。
3.5 加强质量技术监督
发展富硒粮“安全”、“质量”是生命线。尤其硒含量是一个从外表看不见,摸不着的隐形指标,只有通过检验才能显示出来,所以生产富硒粮,首先必须走产业化的道路,树立富硒企业、富硒品牌或专业合作社的信誉,以诚信为本,自律经营,让市场和消费者认可;第二,强化质量标示制度:要求生产出品单位在每件产品外包装显目的位置,强制标示4种营养成分和能量(“4+1”)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并标示硒的含量、出品日期、质量检验员姓名,并附上权威检测部门的检验报告,和生产单位的质量合格证书;第三强化监管力度。要在富硒粮生产基地县建立“富硒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承担富硒农产品的安全、监督、质量管理的任务,确保富硒粮的质量、安全;同时要加强技术质量监督机关的职权,加强市场管理,严历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2017-6-13
参考文献:
中华预防医学会提醒:中国人硒摄入普遍缺乏 新华网 2011-08-28
彭祚全 国内硒产业开发现状及前景 中国天然硒资源网 2009-08-14
颜送贵等《硒与富硒农产品生产技术》[M]中华传统文化出版社 2012-03
彭祚全等《生命元素硒》[M]大中华文化出版社 2005-07
颜送贵。大力发展富硒粮产业 提高人民膳食硒水平—关于推广粮食富硒技术的建议[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3):13-15
颜送贵,杨俊。推广桃源华阳经验 提高农民膳食硒水平—关于促进农民主动补硒途径的思考[M]。中国当代社会发展报告·文论集。中国文代发展出版社 2011-07。
作者简介
颜送贵,农艺师、湖南省科普作家、中国科学家协会会员、中国富硒联盟理事、湖南省富硒生物产业协会咨询服务团专家。主要从事园艺、富硒事业,完成科研、推广项目21项,获奖16项,获国家发明专列4项,编著出版《科学补硒50问》《硒与富硒农产品生产技术》等专著6本,撰写发表科普作品689篇,论文8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