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富硒粮产业 提高人民膳食硒水平
- 发布时间:2019-02-16
- 发布者: 百度文库
- 来源: 百度文库
- 阅读量:
大力发展富硒粮产业 提高人民膳食硒水平---关于推广粮食富硒技术的建议
颜送贵(桃源县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
摘要:硒对人类健康有巨大的作用;补硒是缺硒国情所需;实施“商品粮富硒”战略和推进农民“自用粮富硒”是提高人民膳食硒水平的途径。
关键词:富硒粮 富硒技术 “商品粮富硒”战略 “自用粮富硒” 膳食硒 建议
1、发展富硒粮产业势在必行
1.1 硒是人体必须的营养元素
人体在遍布全身的各器官组织体液(包括免疫系统)中,有一种酶叫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1973年,美国学者Rotrlie发现硒是这种酶的所需组成,它的活性依赖于硒,没有硒的存在,这个酶就没有活力。从而显示了硒的一个生物活动形式。20世纪70年代,克山病的发现,揭示了缺乏硒是克山病发病的基本因素,同时也证明了硒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硒对人类健康的巨大作用是其他物质无法替代的,1973年WHO(世界卫生组织)、FAO(世界粮农组织)、WTO(世界贸易组织),先后发布硒是人和动物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1988年10月,中国营养学会把硒列为15种每日必须的营养素,建议每日补充50-250微克。世界营养学家、全球生物化学会主席巴博雅罗拉博士曾说:硒是延长寿命重要的营养素。有了硒,人生百岁不是梦;世界科学家奥德菲尔德指出:硒像一颗原子弹,量很小很小,作用和威慑力却很大很大,一旦被人们认识、利用,将对人类健康产生深刻影响。
1.2 中国是一个缺硒大国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疾病与环境因素图集》揭示:从东北三省起斜穿至云贵高原,占我国国土面积的72%地区存在一条低硒地带,其中30%严重缺硒地区,粮食等天然食物硒含量较低;1980年中国农科院硒资源普查的结果表明,我国从东北到西南有2/3省市、712个县市,约70%处于缺硒地带,这些地区的主要作物含硒量低于0.05mg/kg,为国际公认的缺硒地区。
2011年8月28日卫生部前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透露,中、日、英、美四国所作的国民的硒摄入量的调查,4个国家中我们国家是低的,基本上就是,每天仅有28微克到40微克,而其他那三个国家,人家都是77微克到191微克,中国人在硒摄入量上远远低于美国、英国和日本的平均水平。我国人民的现有膳食硒水平与联合国组织(FAO/WHO/IEA)制定的人体日常膳食供给量400微克硒,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日补充50-250微克相差甚远。科学补硒,势在必行。
1.3 食用富硒粮是提高膳食硒水平的途径
中国营养学会名誉会长、营养学家于若木,2005年就指出: 当务之急要做好两件大事:一是各种与论媒体应当向居民普及宣传有关硒与人体健康的知识,使居民提高如何防止缺硒的认识;二是要着手开发与生产高硒产品,大规模推广富硒产品;2011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为靖州阳光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题写的 “开发优质富硒大米,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康新标准,多食富硒米”的两次题词,语重心长,意义深远。
人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南方的大米,北方的小麦、玉米是人们的主粮,索牛要索牛鼻子,抓补硒要抓富硒粮。粮食作物系禾本科植物,富硒能力较强,科学补硒一般硒含量0.3 mg/kg -1mg/kg 。中国人每天食用粮食250-400g。以食用富硒粮250 g计算,就等于一天补了75ug-120ug,达到了中国营养协会提出的50ug-250 ug的标准。即或食用400g含硒1mg/kg的高硒大米,也只达到400ug的水平,还是只在联合国组织(FAO/WHO/IEA)制定的人体日常膳食供给量400微克硒的水平。发展富硒粮安全、高效、可行。
1.4 华阳村的实践证明推进富硒粮补硒切实可行
湖南省桃源县浯溪河乡华阳村推广粮食富硒技术,采用“口粮田”、“自留地”喷施富硒增甜素专利产品,使高科技的富硒农产品走进平民百姓家,实现餐桌全盘硒化,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缺硒地区农民膳食硒水平,收到了科学补硒,防治疾病的效果;开创了农民自用粮补硒的先河,攻克了农民补硒难的瓶颈,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桃源华阳村农民自用粮补硒的作法是一种创新,在全国、全省范围内尚属初创。2010年被中国富硒农产品上海市场调查中心评选为中国富硒农业十大新闻之三。
2、富硒粮生产技术已充分成熟
2.1、攻克了生产富硒粮的核心技术。
桃源县富硒产品研究所经8年探索、7年拚搏,终于研发成功了生产富硒农产品的核心技术,羸得了开发富硒产业的主动权。研究开发成功富硒增甜素系列产品(商品名隆农牌锌硒葆),拓创出了知识产权完全自主、颇具桃源地方特色的系列富硒农产品,包括果、粮、茶、禽、菜等富硒农产品产业的雏型;得到了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全国著名专家、教授朴建华、霍军生、高俊全、彭祚全等对我县生产的富硒增甜素和富硒农产品,作了很高的评述: 一致认为“富硒增甜素及其配套技术已基本成熟,具有方便、经济、安全、可控的优点,其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俱佳,是我国低硒区开发富硒农产品的示范技术。该研究项目和技术产品达到国内同类项目的领头水平”;并获得了五项富硒国家发明专利、四项富硒科技成果;完成了16类23种富硒农产品批量生产的全部前期工作,包括1个“常德市农业标准规范”、31个“常德市农业技术规范”,为富硒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2.2、已开发成功优质富硒粮
桃源县运用“优质粮食品种+富硒+常德市农业标准规范”生产出了优质富硒粮。据桃源县富硒产品研究所统计:桃源县生产的富硒米,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长沙)、湖南省食品测试分析中心、桃源县质量监督检验所检测,2008--2012年共5年的311个富硒粮样品检验检测结果,含硒量稳定在0.2mg/kg—0.5mg/kg之间,二倍用量达0.7mg/kg-1.5mg/kg之间。5年试验检测结果证明,我们的富硒增甜素可以生产出安全、硒含量高的达标富硒粮。桃源县生产出品的“亲硒元牌富硒大米”“ 亲硒元牌多维锌硒米”荣获第十四届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大会(TEMA14大会)指定产品荣誉。桃源县兴隆米业生产的“钱缘牌”富硒香米、富硒大米、富硒粥米,含硒量高、米饭口感柔软、落口爽滑、香气浓郁、营养丰富,是一种优质、安全、营养的天然健康食品。深受市场欢迎。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看到“钱缘”富硒香米后高兴地说“我喜欢、我赞成、我支持”。钱缘牌富硒香米2009年9月荣获中国中部(湖南)国际农博展览会金奖。
随着粮食富硒技术的普及和天然硒资源的开发利用,全国各地已成功开发出各种品牌的富硒大米。主要的有江苏洪泽湖生产的“赛泰”牌富硒香米、河南唐河县生产的“金唐河”牌富硒香米、哈尔滨生产的“绿宝石”牌富硒大米、贵州省开阳县"开洋牌"富硒大米、湖北省恩施市生产的“大集珍米”、“恩香牌”富硒米、“希友牌”富硒米等等
2.3 富硒粮生产技术简单易行
富硒粮的生产途径有利用天然硒资源土壤和粮食作物科学补硒两种。在高硒地区,凡经权威质监部门检测达到国家富硒食品标准的粮食亦称富硒粮。在缺硒或低硒地区生产富硒粮要给粮食作物科学补硒。农作物科学补硒是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原理,利用粮食作物作天然的生化反应器。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施用特别研制的专利技术产品--系列产品富硒增甜素,(商品名:锌硒葆系列产品),将无机硒元素导入作物体内,通过作物自身的生命运动转化为有机营养硒,富集在籽实中,使其可食用的农产品中硒含量适度增加,达到国家颁发的富硒食品标准的纯天然的农产品,按照达尔文 “适者生存的法则”既对人类起了间接的保护作用,又较好的解决了人体同时补硒要有机化的难题,有效地提高了富硒农产品的安全性,
富硒粮生产技术:叶面喷施“粮油型锌硒葆”(原富硒增甜素)。富硒水稻在抽穗始期和灌浆初期各喷施一次;富硒玉米在玉米喇叭口7-8叶和9-10叶时各喷施1次;富硒小麦在小麦抽穗破口期、灌浆期各喷施1次。用量:每亩4包。每亩每次2包,加足30kg水喷施
3、推广粮食富硒技术的建议
补硒已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1997年元月姜春雲副总理曾题词:“開发硒资源,造福于人类”;2004年6月何鲁丽副委员长曾题词:“开发硒资源造福群众”; 2009年11月30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满腔热情地说:“补硒工程既利农,又惠民,关系全民健康的大事,我参与、我支持”; 鼓励我们“全民补硒是健康工程、民心工程、惠农工程,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值得努力去做”,并亲自为湖南省全民补硒工程办书写了:“打造富硒湖南,推进全民补硒”语重心长的寄语。这是关爱,是鞭策、也是期盼。党的十八大再三强调,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中国的永续发展,要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之路。硒是人体的所需元素,中国又是一个缺硒的国情,发展富硒农产品,推广粮食富硒技术,生产优质富硒粮,促进科学补硒,增进人民福祉,改善民生,意义十分重大。
3.1 正确认识我国缺硒的国情,全面推进全民补硒
我国约有2/3地区主要农作物含硒量低于0.05 mg/kg,造成了我国严重缺硒的局面。当前我们要认真理解和吸取国外一位致力于微量元素研究的学者,美国康奈尔大学营养学家combs教授说过的一段话:“对于人类来说,在过去的时间里,大的悲哀不是缺硒本身,而是我们没有意识到硒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把我们的大米、小麦、玉米等粮食的硒含量提高到0.3 mg/kg-0.5mg/kg的水平,扎扎实实推进全民补硒,提高人民膳食硒水平。
3.2 营造全民补硒氛围。推进全民自觉补硒
当前,全国绝大多数的人们对于“硒”还很陌生,对补硒缺乏正确的全面的了解。认识决定行动,只有认识和了解了的事情,大家才会齐心来做。所以当前要,把全民补硒教育与“科普宣传”,“四下乡”等活动结合起来,并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快硒营养知识的传播,大力宣传硒营养的特殊功能。努力提高人民大众的科技素质,使全民懂得硒营养的重要性,缺硒的危害性,补硒的必要性:明白“硒是15种每日必须摄取的膳食营养微量元素之一,要像生命必须摄入蛋白质一样,每天摄入50-250微克硒”。从而形成,“自觉补硒、全民补硒”的氛围。
3.3、总结桃源华阳经验,推进“农民自用粮”富硒
农民补硒是全民补硒的主体,也是全民补硒的难题。桃源县华阳村生产富硒大米实施四统一。全村统一每户种植“口粮田”富硒水稻1亩,“自留地”富硒蔬菜0.1亩;统一实施富硒水稻生产操作规程;统一喷布粮油型富硒增甜素;统一于始穗期和乳熟期用药。(共2次,每次用药4包,一背包水加2包,一亩打两桶水)。全年每个农户只增加硒成本40元。就是1包“芙蓉王”的烟。农民都可承受得起。这个村农民生产的富硒大米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长沙)、湖南省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湖南省食品测试分析中心测试检验:硒含量稳定在0.3 mg/kg,-0.5 mg/kg,之间,每天吃0.5㎏富硒大米,就补了150ug~250ug的硒,达到了中国营养学会补硒的建议指标。实现了全民补硒的目的。这是一件事半功倍的健康之路;利国利民的惠民之路;爱民惜怜的民心之路。简单易行的科学之路。建议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大力推进“农民自用粮”富硒。
3.4 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实施“商品粮富硒”战略
推广粮食富硒技术,促进全民补硒是一个公益事业,建议出台一些优惠扶持政策。一是实施“商品粮富硒”的举措。原农业部路明部长曾指出:“中国72%的地区严重缺硒,而这些地区都是我国人口商品粮主产区,可以想像中国缺硒人口不仅局限于72%的地区。”根据这个观点,如果国家采取对商品粮实施富硒措施,给予生产补贴,提供富硒商品粮,就解决了城区居民、企业工人、国家工作人员的补硒问题,把全民补硒的恩惠施向人民大众;二是解决“农民自用粮”富硒的经费支持。像农机家电下乡、良种补贴一样,将“农民自用粮”富硒经费直补到农户。花很少的钱,解决8亿农民补硒难的大问题,造福华厦农村千家万户;三是要加大对富硒粮的生产、加工企业的支持力度,解决贴息贷款指标和增加富硒粮生产贷款额度,扶持新兴的富硒粮生产企业的成长,推进特色富硒产业的快速发展。
3.5 加强质量技术监督,确保富硒粮质量安全
发展富硒粮“安全”、“质量”是生命线。尤其硒含量是一个从外表看不见,摸不着的隐形指标,只有通过检验才能显示出来,所以生产富硒粮,首先必须走产业化的道路,树立富硒企业、富硒品牌或专业合作社的信誉,以诚信为本,自律经营,让市场和消费者认可;第二,强化质量标示制度:要求生产出品单位在每件产品外包装显目的位置,强制标示4种营养成分和能量(“4+1”)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并标示硒的含量、出品日期、质量检验员姓名,并附上权威检测部门的检验报告,和生产单位的质量合格证书;第三强化监管力度。要在富硒粮生产基地县建立“富硒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承担富硒农产品的安全、监督、质量管理的任务,确保富硒粮的质量、安全;同时要加强技术质量监督机关的职权,加强市场管理,严历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2013-1-8
参考文献:
中华预防医学会提醒:中国人硒摄入普遍缺乏 新华网 2011-08-28
彭祚全 国内硒产业开发现状及前景 中国天然硒资源网 2009-08-14
颜送贵等《硒与富硒农产品生产技术》中华传统文化出版社 2012-03
彭祚全等《生命元素硒》大中华文化出版社 2005-07
颜送贵(桃源县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
摘要:硒对人类健康有巨大的作用;补硒是缺硒国情所需;实施“商品粮富硒”战略和推进农民“自用粮富硒”是提高人民膳食硒水平的途径。
关键词:富硒粮 富硒技术 “商品粮富硒”战略 “自用粮富硒” 膳食硒 建议
1、发展富硒粮产业势在必行
1.1 硒是人体必须的营养元素
人体在遍布全身的各器官组织体液(包括免疫系统)中,有一种酶叫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1973年,美国学者Rotrlie发现硒是这种酶的所需组成,它的活性依赖于硒,没有硒的存在,这个酶就没有活力。从而显示了硒的一个生物活动形式。20世纪70年代,克山病的发现,揭示了缺乏硒是克山病发病的基本因素,同时也证明了硒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硒对人类健康的巨大作用是其他物质无法替代的,1973年WHO(世界卫生组织)、FAO(世界粮农组织)、WTO(世界贸易组织),先后发布硒是人和动物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1988年10月,中国营养学会把硒列为15种每日必须的营养素,建议每日补充50-250微克。世界营养学家、全球生物化学会主席巴博雅罗拉博士曾说:硒是延长寿命重要的营养素。有了硒,人生百岁不是梦;世界科学家奥德菲尔德指出:硒像一颗原子弹,量很小很小,作用和威慑力却很大很大,一旦被人们认识、利用,将对人类健康产生深刻影响。
1.2 中国是一个缺硒大国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疾病与环境因素图集》揭示:从东北三省起斜穿至云贵高原,占我国国土面积的72%地区存在一条低硒地带,其中30%严重缺硒地区,粮食等天然食物硒含量较低;1980年中国农科院硒资源普查的结果表明,我国从东北到西南有2/3省市、712个县市,约70%处于缺硒地带,这些地区的主要作物含硒量低于0.05mg/kg,为国际公认的缺硒地区。
2011年8月28日卫生部前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透露,中、日、英、美四国所作的国民的硒摄入量的调查,4个国家中我们国家是低的,基本上就是,每天仅有28微克到40微克,而其他那三个国家,人家都是77微克到191微克,中国人在硒摄入量上远远低于美国、英国和日本的平均水平。我国人民的现有膳食硒水平与联合国组织(FAO/WHO/IEA)制定的人体日常膳食供给量400微克硒,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日补充50-250微克相差甚远。科学补硒,势在必行。
1.3 食用富硒粮是提高膳食硒水平的途径
中国营养学会名誉会长、营养学家于若木,2005年就指出: 当务之急要做好两件大事:一是各种与论媒体应当向居民普及宣传有关硒与人体健康的知识,使居民提高如何防止缺硒的认识;二是要着手开发与生产高硒产品,大规模推广富硒产品;2011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为靖州阳光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题写的 “开发优质富硒大米,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康新标准,多食富硒米”的两次题词,语重心长,意义深远。
人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南方的大米,北方的小麦、玉米是人们的主粮,索牛要索牛鼻子,抓补硒要抓富硒粮。粮食作物系禾本科植物,富硒能力较强,科学补硒一般硒含量0.3 mg/kg -1mg/kg 。中国人每天食用粮食250-400g。以食用富硒粮250 g计算,就等于一天补了75ug-120ug,达到了中国营养协会提出的50ug-250 ug的标准。即或食用400g含硒1mg/kg的高硒大米,也只达到400ug的水平,还是只在联合国组织(FAO/WHO/IEA)制定的人体日常膳食供给量400微克硒的水平。发展富硒粮安全、高效、可行。
1.4 华阳村的实践证明推进富硒粮补硒切实可行
湖南省桃源县浯溪河乡华阳村推广粮食富硒技术,采用“口粮田”、“自留地”喷施富硒增甜素专利产品,使高科技的富硒农产品走进平民百姓家,实现餐桌全盘硒化,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缺硒地区农民膳食硒水平,收到了科学补硒,防治疾病的效果;开创了农民自用粮补硒的先河,攻克了农民补硒难的瓶颈,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桃源华阳村农民自用粮补硒的作法是一种创新,在全国、全省范围内尚属初创。2010年被中国富硒农产品上海市场调查中心评选为中国富硒农业十大新闻之三。
2、富硒粮生产技术已充分成熟
2.1、攻克了生产富硒粮的核心技术。
桃源县富硒产品研究所经8年探索、7年拚搏,终于研发成功了生产富硒农产品的核心技术,羸得了开发富硒产业的主动权。研究开发成功富硒增甜素系列产品(商品名隆农牌锌硒葆),拓创出了知识产权完全自主、颇具桃源地方特色的系列富硒农产品,包括果、粮、茶、禽、菜等富硒农产品产业的雏型;得到了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全国著名专家、教授朴建华、霍军生、高俊全、彭祚全等对我县生产的富硒增甜素和富硒农产品,作了很高的评述: 一致认为“富硒增甜素及其配套技术已基本成熟,具有方便、经济、安全、可控的优点,其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俱佳,是我国低硒区开发富硒农产品的示范技术。该研究项目和技术产品达到国内同类项目的领头水平”;并获得了五项富硒国家发明专利、四项富硒科技成果;完成了16类23种富硒农产品批量生产的全部前期工作,包括1个“常德市农业标准规范”、31个“常德市农业技术规范”,为富硒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2.2、已开发成功优质富硒粮
桃源县运用“优质粮食品种+富硒+常德市农业标准规范”生产出了优质富硒粮。据桃源县富硒产品研究所统计:桃源县生产的富硒米,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长沙)、湖南省食品测试分析中心、桃源县质量监督检验所检测,2008--2012年共5年的311个富硒粮样品检验检测结果,含硒量稳定在0.2mg/kg—0.5mg/kg之间,二倍用量达0.7mg/kg-1.5mg/kg之间。5年试验检测结果证明,我们的富硒增甜素可以生产出安全、硒含量高的达标富硒粮。桃源县生产出品的“亲硒元牌富硒大米”“ 亲硒元牌多维锌硒米”荣获第十四届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大会(TEMA14大会)指定产品荣誉。桃源县兴隆米业生产的“钱缘牌”富硒香米、富硒大米、富硒粥米,含硒量高、米饭口感柔软、落口爽滑、香气浓郁、营养丰富,是一种优质、安全、营养的天然健康食品。深受市场欢迎。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看到“钱缘”富硒香米后高兴地说“我喜欢、我赞成、我支持”。钱缘牌富硒香米2009年9月荣获中国中部(湖南)国际农博展览会金奖。
随着粮食富硒技术的普及和天然硒资源的开发利用,全国各地已成功开发出各种品牌的富硒大米。主要的有江苏洪泽湖生产的“赛泰”牌富硒香米、河南唐河县生产的“金唐河”牌富硒香米、哈尔滨生产的“绿宝石”牌富硒大米、贵州省开阳县"开洋牌"富硒大米、湖北省恩施市生产的“大集珍米”、“恩香牌”富硒米、“希友牌”富硒米等等
2.3 富硒粮生产技术简单易行
富硒粮的生产途径有利用天然硒资源土壤和粮食作物科学补硒两种。在高硒地区,凡经权威质监部门检测达到国家富硒食品标准的粮食亦称富硒粮。在缺硒或低硒地区生产富硒粮要给粮食作物科学补硒。农作物科学补硒是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原理,利用粮食作物作天然的生化反应器。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施用特别研制的专利技术产品--系列产品富硒增甜素,(商品名:锌硒葆系列产品),将无机硒元素导入作物体内,通过作物自身的生命运动转化为有机营养硒,富集在籽实中,使其可食用的农产品中硒含量适度增加,达到国家颁发的富硒食品标准的纯天然的农产品,按照达尔文 “适者生存的法则”既对人类起了间接的保护作用,又较好的解决了人体同时补硒要有机化的难题,有效地提高了富硒农产品的安全性,
富硒粮生产技术:叶面喷施“粮油型锌硒葆”(原富硒增甜素)。富硒水稻在抽穗始期和灌浆初期各喷施一次;富硒玉米在玉米喇叭口7-8叶和9-10叶时各喷施1次;富硒小麦在小麦抽穗破口期、灌浆期各喷施1次。用量:每亩4包。每亩每次2包,加足30kg水喷施
3、推广粮食富硒技术的建议
补硒已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1997年元月姜春雲副总理曾题词:“開发硒资源,造福于人类”;2004年6月何鲁丽副委员长曾题词:“开发硒资源造福群众”; 2009年11月30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满腔热情地说:“补硒工程既利农,又惠民,关系全民健康的大事,我参与、我支持”; 鼓励我们“全民补硒是健康工程、民心工程、惠农工程,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值得努力去做”,并亲自为湖南省全民补硒工程办书写了:“打造富硒湖南,推进全民补硒”语重心长的寄语。这是关爱,是鞭策、也是期盼。党的十八大再三强调,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中国的永续发展,要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之路。硒是人体的所需元素,中国又是一个缺硒的国情,发展富硒农产品,推广粮食富硒技术,生产优质富硒粮,促进科学补硒,增进人民福祉,改善民生,意义十分重大。
3.1 正确认识我国缺硒的国情,全面推进全民补硒
我国约有2/3地区主要农作物含硒量低于0.05 mg/kg,造成了我国严重缺硒的局面。当前我们要认真理解和吸取国外一位致力于微量元素研究的学者,美国康奈尔大学营养学家combs教授说过的一段话:“对于人类来说,在过去的时间里,大的悲哀不是缺硒本身,而是我们没有意识到硒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把我们的大米、小麦、玉米等粮食的硒含量提高到0.3 mg/kg-0.5mg/kg的水平,扎扎实实推进全民补硒,提高人民膳食硒水平。
3.2 营造全民补硒氛围。推进全民自觉补硒
当前,全国绝大多数的人们对于“硒”还很陌生,对补硒缺乏正确的全面的了解。认识决定行动,只有认识和了解了的事情,大家才会齐心来做。所以当前要,把全民补硒教育与“科普宣传”,“四下乡”等活动结合起来,并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快硒营养知识的传播,大力宣传硒营养的特殊功能。努力提高人民大众的科技素质,使全民懂得硒营养的重要性,缺硒的危害性,补硒的必要性:明白“硒是15种每日必须摄取的膳食营养微量元素之一,要像生命必须摄入蛋白质一样,每天摄入50-250微克硒”。从而形成,“自觉补硒、全民补硒”的氛围。
3.3、总结桃源华阳经验,推进“农民自用粮”富硒
农民补硒是全民补硒的主体,也是全民补硒的难题。桃源县华阳村生产富硒大米实施四统一。全村统一每户种植“口粮田”富硒水稻1亩,“自留地”富硒蔬菜0.1亩;统一实施富硒水稻生产操作规程;统一喷布粮油型富硒增甜素;统一于始穗期和乳熟期用药。(共2次,每次用药4包,一背包水加2包,一亩打两桶水)。全年每个农户只增加硒成本40元。就是1包“芙蓉王”的烟。农民都可承受得起。这个村农民生产的富硒大米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长沙)、湖南省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湖南省食品测试分析中心测试检验:硒含量稳定在0.3 mg/kg,-0.5 mg/kg,之间,每天吃0.5㎏富硒大米,就补了150ug~250ug的硒,达到了中国营养学会补硒的建议指标。实现了全民补硒的目的。这是一件事半功倍的健康之路;利国利民的惠民之路;爱民惜怜的民心之路。简单易行的科学之路。建议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大力推进“农民自用粮”富硒。
3.4 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实施“商品粮富硒”战略
推广粮食富硒技术,促进全民补硒是一个公益事业,建议出台一些优惠扶持政策。一是实施“商品粮富硒”的举措。原农业部路明部长曾指出:“中国72%的地区严重缺硒,而这些地区都是我国人口商品粮主产区,可以想像中国缺硒人口不仅局限于72%的地区。”根据这个观点,如果国家采取对商品粮实施富硒措施,给予生产补贴,提供富硒商品粮,就解决了城区居民、企业工人、国家工作人员的补硒问题,把全民补硒的恩惠施向人民大众;二是解决“农民自用粮”富硒的经费支持。像农机家电下乡、良种补贴一样,将“农民自用粮”富硒经费直补到农户。花很少的钱,解决8亿农民补硒难的大问题,造福华厦农村千家万户;三是要加大对富硒粮的生产、加工企业的支持力度,解决贴息贷款指标和增加富硒粮生产贷款额度,扶持新兴的富硒粮生产企业的成长,推进特色富硒产业的快速发展。
3.5 加强质量技术监督,确保富硒粮质量安全
发展富硒粮“安全”、“质量”是生命线。尤其硒含量是一个从外表看不见,摸不着的隐形指标,只有通过检验才能显示出来,所以生产富硒粮,首先必须走产业化的道路,树立富硒企业、富硒品牌或专业合作社的信誉,以诚信为本,自律经营,让市场和消费者认可;第二,强化质量标示制度:要求生产出品单位在每件产品外包装显目的位置,强制标示4种营养成分和能量(“4+1”)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并标示硒的含量、出品日期、质量检验员姓名,并附上权威检测部门的检验报告,和生产单位的质量合格证书;第三强化监管力度。要在富硒粮生产基地县建立“富硒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承担富硒农产品的安全、监督、质量管理的任务,确保富硒粮的质量、安全;同时要加强技术质量监督机关的职权,加强市场管理,严历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2013-1-8
参考文献:
中华预防医学会提醒:中国人硒摄入普遍缺乏 新华网 2011-08-28
彭祚全 国内硒产业开发现状及前景 中国天然硒资源网 2009-08-14
颜送贵等《硒与富硒农产品生产技术》中华传统文化出版社 2012-03
彭祚全等《生命元素硒》大中华文化出版社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