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资源调查总结报告(摘要)
- 发布时间:2019-02-15
- 发布者: 百度文库
- 来源: 百度文库
- 阅读量:
课题名称:桃源县硒资源调查研究
桃源县硒资源调查
研究报告(摘要)
承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合作单位:湖南省桃源县人民政府
立项日期:2012年11月22日
提交日期:2014年06月06日
1、课题立项
湖南省一直被认为是贫硒省,桃源县也一直被认为是贫硒县。湖南省内16个县于2006年12月启动“全民补硒工程”。然而,葛旦之、颜送贵等研究发现桃源县并非处处贫硒。但这些研究大多是局限于一个几个村庄或者一个乡,对桃源县环境中硒的含量和整体分布缺乏研究,桃源县环境中硒的来源也不清楚。
因此,为了确定桃源县土壤、饮用水、粮食中硒含量和分布状况,2012年11月22日,湖南省桃源县人民政府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立项,邀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雒昆利研究员及其课题组倪润祥、田兴磊、王少彬博士对桃源县土壤、饮用水、粮食进行定点采样和检测分析。本次调查工作由 “桃源县硒资源调查”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310)资助完成。
2、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课题组2012年8月、2013年4月、2013年10月三次赴桃源采集样品,采集超过600个基岩、土壤、饮用水、粮食样品,并测定其中总硒含量,根据获得的数据,取得以下成果:
(1)发现桃源县环境中硒分布极不均匀,岩石、土壤、饮用水和粮食中硒含量变化非常大,桃源县境内既有低硒环境分布,也有类似紫阳县和恩施州的天然高硒环境分布;
(2)桃源县土壤中硒含量范围为0.06-7.05 mg/kg,算数平均值0.73 mg/kg,加权平均值0.54 mg/kg。根据所测数据推测,桃源县境内硒含量<0.4 mg/kg的土壤约占桃源县面积的10%,>0.4 mg/kg的土壤约占桃源县面积的50%,>1 mg/kg的土壤约占桃源县面积的3%。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桃源县并非是以前认为的贫硒区,桃源存在较大面积的土壤硒含量>0.4mg/kg的区域。同时,桃源县存在小面积的土壤硒含量>1mg/kg的区域天然富硒区,这些富硒区的富硒程度和富硒面积与恩施的富硒面积和富硒程度相当。土壤硒含量>0.4mg/kg的区域面积远远大于恩施土壤硒含量>0.4mg/kg的区域面积。
(3)桃源县境内硒含量>1 mg/kg的土壤呈条带状或者点状分布在牛车河、钟家铺、理公港、观音寺、陬市、茶庵铺、沙坪等地。
(4)在茶庵铺镇、钟家铺乡、观音寺镇等地发现了富硒程度较高的农作物,大米、玉米、莴笋等,其硒的富集程度远超过普通产品,这为天然富硒食品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5)另外,茶庵铺、三望坡-丁家坊-太平桥之间,特别是两河口水库附近值得进一步工作,有望找到天然富硒矿泉水和较大面积的天然富硒区。
(6)根据桃源县2010人口数据统计,桃源县每10万人中百岁老人人数达19.7,高于国际长寿标准即每10万人中百岁老人人数达7.5以上的2.6倍,高于国内长寿标准即每10万人中百岁老人人数达7以上的2.8倍。桃源县达到了国际和国内长寿区的标准。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提高了桃源县硒分布和富集的研究水平,为桃源县富硒产业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3、结论
(1)就目前采集测试完毕的样品而言,桃源县土壤、饮用水、粮食中硒含量变化范围非常大,分布非常不均匀,各类样品中硒含量的极低值和极高值之间相差可能上百倍。桃源县境内既有低硒环境分布,也有类似紫阳县和恩施的高硒环境分布。
(2)桃源县土壤中硒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06~7.05 mg/kg,算术平均值为0.73 mg/kg,加权平均值平均值0.54 mg/kg,高于世界土壤平均含量0.40 mg/kg和中国土壤平均含量0.29 mg/kg,算术平均值是世界土壤Se中位值的1.83倍,是中国土壤Se背景值的2.53倍;加权平均值是世界土壤Se中位值的1.35倍,是中国土壤Se背景值的1.86倍。因此,桃源县不是贫硒区。具有土壤高硒区域(>1 ppm)的分布区域。理公港、牛车河、钟家铺、观音寺、茶庵铺等地是潜在的天然高硒区,我们的硒含量较高的土壤、饮用水和粮食样品均采集自这里,因此这些高硒地区值得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圈定富硒土壤区域,生产天然富硒农产品。
(3)根据我们现有的数据,我们推测桃源县硒含量>0.4mg/kg的土壤约占桃源县面积的50%,达330万亩;而硒含量<0.4mg/kg的土壤占我们所采样品的10%左右,约66万亩。桃源县土壤中硒含量>1 mg/kg呈条带状或者点状分布在牛车河、钟家铺、理公港、观音寺、陬市、茶庵铺、沙坪等地。桃源县高硒土壤(>1 mg/kg)约占桃源县面积的3%,约20多万亩。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桃源县并非是以前认为的贫硒区,桃源存在较大面积的土壤硒含量>0.4mg/kg的区域,且存在小面积的天然富硒区,这些富硒区的富硒程度和富硒面积与恩施的富硒区域和富硒程度相当。
(4)农作物中硒含量差异大,范围为0.01~5.37 mg/kg。虽然桃源县同一种类农作物的硒含量的极低值与极高值差距很大,但我们发现桃源县存在天然的富硒农作物,这值得近一步的研究开发。
(5)桃源县饮用水中硒含量变化大,大多数的泉水、井水和溪水的含硒量低,范围为0.41~6.37 μg/L,我们这次工作虽然在桃源县境内并未发现达到天然富硒矿泉水含量的天然水。
(6)根据桃源县2010人口数据统计,桃源县每10万人中百岁老人人数达19.7,高于国际长寿标准即每10万人中百岁老人人数达7.5以上的2.6倍,高于国内长寿标准即每10万人中百岁老人人数达7以上的2.8倍。桃源县达到了国际和国内长寿区的标准。其长寿区的成因,长寿人口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与桃源高硒环境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附件一:桃源县土壤硒含量分布点图(1:25万)
桃源县硒资源调查
研究报告(摘要)
承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合作单位:湖南省桃源县人民政府
立项日期:2012年11月22日
提交日期:2014年06月06日
1、课题立项
湖南省一直被认为是贫硒省,桃源县也一直被认为是贫硒县。湖南省内16个县于2006年12月启动“全民补硒工程”。然而,葛旦之、颜送贵等研究发现桃源县并非处处贫硒。但这些研究大多是局限于一个几个村庄或者一个乡,对桃源县环境中硒的含量和整体分布缺乏研究,桃源县环境中硒的来源也不清楚。
因此,为了确定桃源县土壤、饮用水、粮食中硒含量和分布状况,2012年11月22日,湖南省桃源县人民政府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立项,邀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雒昆利研究员及其课题组倪润祥、田兴磊、王少彬博士对桃源县土壤、饮用水、粮食进行定点采样和检测分析。本次调查工作由 “桃源县硒资源调查”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310)资助完成。
2、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课题组2012年8月、2013年4月、2013年10月三次赴桃源采集样品,采集超过600个基岩、土壤、饮用水、粮食样品,并测定其中总硒含量,根据获得的数据,取得以下成果:
(1)发现桃源县环境中硒分布极不均匀,岩石、土壤、饮用水和粮食中硒含量变化非常大,桃源县境内既有低硒环境分布,也有类似紫阳县和恩施州的天然高硒环境分布;
(2)桃源县土壤中硒含量范围为0.06-7.05 mg/kg,算数平均值0.73 mg/kg,加权平均值0.54 mg/kg。根据所测数据推测,桃源县境内硒含量<0.4 mg/kg的土壤约占桃源县面积的10%,>0.4 mg/kg的土壤约占桃源县面积的50%,>1 mg/kg的土壤约占桃源县面积的3%。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桃源县并非是以前认为的贫硒区,桃源存在较大面积的土壤硒含量>0.4mg/kg的区域。同时,桃源县存在小面积的土壤硒含量>1mg/kg的区域天然富硒区,这些富硒区的富硒程度和富硒面积与恩施的富硒面积和富硒程度相当。土壤硒含量>0.4mg/kg的区域面积远远大于恩施土壤硒含量>0.4mg/kg的区域面积。
(3)桃源县境内硒含量>1 mg/kg的土壤呈条带状或者点状分布在牛车河、钟家铺、理公港、观音寺、陬市、茶庵铺、沙坪等地。
(4)在茶庵铺镇、钟家铺乡、观音寺镇等地发现了富硒程度较高的农作物,大米、玉米、莴笋等,其硒的富集程度远超过普通产品,这为天然富硒食品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5)另外,茶庵铺、三望坡-丁家坊-太平桥之间,特别是两河口水库附近值得进一步工作,有望找到天然富硒矿泉水和较大面积的天然富硒区。
(6)根据桃源县2010人口数据统计,桃源县每10万人中百岁老人人数达19.7,高于国际长寿标准即每10万人中百岁老人人数达7.5以上的2.6倍,高于国内长寿标准即每10万人中百岁老人人数达7以上的2.8倍。桃源县达到了国际和国内长寿区的标准。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提高了桃源县硒分布和富集的研究水平,为桃源县富硒产业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3、结论
(1)就目前采集测试完毕的样品而言,桃源县土壤、饮用水、粮食中硒含量变化范围非常大,分布非常不均匀,各类样品中硒含量的极低值和极高值之间相差可能上百倍。桃源县境内既有低硒环境分布,也有类似紫阳县和恩施的高硒环境分布。
(2)桃源县土壤中硒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06~7.05 mg/kg,算术平均值为0.73 mg/kg,加权平均值平均值0.54 mg/kg,高于世界土壤平均含量0.40 mg/kg和中国土壤平均含量0.29 mg/kg,算术平均值是世界土壤Se中位值的1.83倍,是中国土壤Se背景值的2.53倍;加权平均值是世界土壤Se中位值的1.35倍,是中国土壤Se背景值的1.86倍。因此,桃源县不是贫硒区。具有土壤高硒区域(>1 ppm)的分布区域。理公港、牛车河、钟家铺、观音寺、茶庵铺等地是潜在的天然高硒区,我们的硒含量较高的土壤、饮用水和粮食样品均采集自这里,因此这些高硒地区值得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圈定富硒土壤区域,生产天然富硒农产品。
(3)根据我们现有的数据,我们推测桃源县硒含量>0.4mg/kg的土壤约占桃源县面积的50%,达330万亩;而硒含量<0.4mg/kg的土壤占我们所采样品的10%左右,约66万亩。桃源县土壤中硒含量>1 mg/kg呈条带状或者点状分布在牛车河、钟家铺、理公港、观音寺、陬市、茶庵铺、沙坪等地。桃源县高硒土壤(>1 mg/kg)约占桃源县面积的3%,约20多万亩。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桃源县并非是以前认为的贫硒区,桃源存在较大面积的土壤硒含量>0.4mg/kg的区域,且存在小面积的天然富硒区,这些富硒区的富硒程度和富硒面积与恩施的富硒区域和富硒程度相当。
(4)农作物中硒含量差异大,范围为0.01~5.37 mg/kg。虽然桃源县同一种类农作物的硒含量的极低值与极高值差距很大,但我们发现桃源县存在天然的富硒农作物,这值得近一步的研究开发。
(5)桃源县饮用水中硒含量变化大,大多数的泉水、井水和溪水的含硒量低,范围为0.41~6.37 μg/L,我们这次工作虽然在桃源县境内并未发现达到天然富硒矿泉水含量的天然水。
(6)根据桃源县2010人口数据统计,桃源县每10万人中百岁老人人数达19.7,高于国际长寿标准即每10万人中百岁老人人数达7.5以上的2.6倍,高于国内长寿标准即每10万人中百岁老人人数达7以上的2.8倍。桃源县达到了国际和国内长寿区的标准。其长寿区的成因,长寿人口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与桃源高硒环境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2014-06-30
附件一:桃源县土壤硒含量分布点图(1:25万)